2月17日,钉钉登上微博热搜。

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多地应教育部“停课不停学”规定,开启在线教学模式。钉钉等直播上课软件,因此成为学校的“新宠”。不过由于假期“太充实”,诸多05后“少侠”集体出征,给钉钉打出了一星差评。

“不堪负重”的钉钉16日晚发布视频,向5000万学生在线跪求“五星一次付清”。截至目前,这则视频在B站的播放量高达850多万次,评论近8万条。

“钉钉求饶”演变成一起网络事件背后,其实是线上线下教育的一次大规模碰撞。无论对被迫变身十八线主播的教师,还是吐槽一天打卡20次的学生,这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。

与此同时,网络教学在疫情期间的普及,也激起在线教育行业的千层浪。有业内人士分析,在线教育或将迎来春天,但疫情过后留住用户还需靠内容取胜。

1

老师点名学生连麦,家长意外闯入,在旁唱《青藏高原》

一周前,山东某中学的高三学生小文开始在家上课。

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,她早上7点20分需早读半个小时,随后上语文和数学,英语安排在下午3点,其它“六选三”科目穿插其中。每上完两堂课后,学校安排一次大课间体育锻炼。紧张的课程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10分晚自习结束。

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多地学校采取“线上复学”的形式。以钉钉为代表的软件成为师生必备的上课工具。南都记者近日从阿里了解到,目前钉钉已为全国 30多个省份、300多个城市的学校开展现在课堂提供了技术支持,“在家上课”计划大约覆盖5000万学生。

网课第一天,小文的感觉是各种打卡。早读在班级群里签到,上课默写、自习、各科作业完成等等,几乎每完成一项任务就要打卡,“一天要打20遍。”

南都记者发现,不少在家上课的学生对此表现出不适应。有学生在微博吐槽,每分每秒盯着手机,生怕错过签到。此外有老师一会用“学习通”,一会QQ一会又钉钉,频繁切换App发布各种任务,让学生应接不暇。

一位学生在微博吐槽网课

与学生的手忙脚乱相比,不少自嘲变身十八线主播的老师也在摸索。山西的初一历史老师倩倩告诉南都记者,第一次直播时,她和学生一连麦就遭遇网络掉线,直播间学生在线人数也断断续续。“一节课45分钟,他可能只能听半小时或20分钟,来来去去进出直播间。”

从师生的最初体验来看,直播教学可谓状况不断,值得一提的是,直播时不可控因素还可能来自家长。有一次,倩倩同校的老师直播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,结果学生一开麦,就传来学生家长卖力演唱《青藏高原》的歌声,场面一度尴尬。

南都记者注意到,近日不少老师直播大型“翻车”现场视频也在网上热传。有政治老师直播时误点静音模式,对着空气讲了一堂课;有五旬数学老师开美颜直播被老伴打断;还有老师掉线许久未知……

考虑到直播的网络状况,小文的老师多以发布录制视频为主。“网上老师直播出的状况,我们很少遇到。个别科目老师直播时,摄像头全程对准学案和课件,脸都没见到一次。”

作为一名高考生,小文渴望回到学校。她告诉南都记者,“虽然嘴上说着不喜欢钉钉但也感谢它。毕竟开学延期并不意味着高考延期。疫情这么严重,这已经是最好的上课方式。”

2

网络卡顿、互动性差,直播教学效果受打折

出于疫情防控需要,教育部1月27日下发通知延期开学,同时也要求利用网络平台,停课不停学。为此,不少学校开启直播教学的模式。这种非常时期的教育创新,也给师生带来了新的考验。

制作PPT、学习网络直播工具、调试设备……倩倩老师告诉南都记者,网络教学耗费的时间精力比平时备课更多,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师,平时备课可能一两个小时,现在需要花上一两天。

相比于线下课堂,线上教学互动性差也让师生们感到不习惯。在倩倩老师看来,老师和学生在线下授课是双向互动的,“如果学生听懂,是一种豁然开朗的神情,如果听不懂,他们会用特别迷茫的眼神看着你,然后你就知道该怎么调整。”但现在受限于网络授课的模式,这种反馈会出现延迟。

不仅如此,线下授课时,老师还可以要求学生限时解题,然后当堂检查做题质量。而线上布置作业,有学生为了应付直接上网搜答案。如此一来,教学效果难免大打折扣。

其实,被这波网课大潮淹没的不止老师和学生,还有身负监督学生职能的家长。有家长在微博上吐槽,称“网课不是在折腾学生,是在折腾家长”、“孩子硬笔书法打卡活动结束了,本来想偷懒几天,今天老师就提着小皮鞭赶来了”。

艾媒咨询CEO兼分析师张毅长期关注在线教育行业。这两天,他特别收集了部分家长对网络教学的看法,结果发现家长对直播教学效果感到忧虑。

张毅介绍,大部分家长对小孩使用电子产品通常是严加管控,但因网课需要不得不开放“闸口”。但随着复工潮到来,家长开始上班了,很难时时监督孩子的学习;此外他们担心,孩子一整天对着电脑会影响视力。

南都记者总结发现,相比线下教学,网课存在网络卡顿掉线、师生互动性差、教学效果难保证、学习监管难、家长责任重、网络设备条件有限等多方面问题。

一名湖北的老师告诉南都记者,“我觉得云教学并没有减轻老师上课的压力,反而更具有挑战性,对老师、学生、家长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”

值得关注的是,2月12日,教育部办公厅、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《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“停课不停学”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》。

通知要求,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安排教学,避免“一刀切”,特别要防止各地各校不顾条件都组织教师录课,增加教师不必要的负担,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“打卡”、上传学习视频等,防止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。

此外《通知》还提到,学校、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现有条件,选择网络学习或电视空中课堂学习,防止再购置新的设备而增加家庭经济负担。

3

网络教学平台用户激增:钉钉本钉,在线求饶

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,难以返校的师生选择在线复学是一种无奈之举。疫情之下,同样面临考验的还有为直播教学提供支持的平台方。

2月18日,苹果App Store免费下载量排行榜显示,钉钉高居榜首,紧随其后的是腾讯会议、企业微信等。疫情期间,远程办公工具的下载量迎来大爆发,其中较受关注的,当属几天前上热搜的钉钉。

“连轴转,忙到忘记时间。”一名钉钉的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,扩容是团队近期的主要工作。据南都记者了解,2月6日,钉钉技术团队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,为了帮助2亿人在家远程办公,阿里云急增两万台服务器。

“事实上,在那之后服务器又作了几次扩容。”上述负责人称,疫情期间,钉钉全员参与,并得到了阿里云等部门的强力支持,无论是平台软件还是云计算硬件,都很好地承接住了压力。

2019年6月,钉钉用户数越过2亿大关,之后未再披露用户数据。此次被教育部选中作为小学生上网课平台后,有消息称目前钉钉下载量已突破11亿次。然而这一亮眼成绩背后,钉钉似乎有些“烦恼”。

因为寒假时间被占用,不堪网课负重的学生党到应用商店给钉钉刷一星差评作为“报复”,称“给钉钉五星好评要分期付款”。如潮的一星评论导致钉钉在App Store上的评分,一度被刷到两分以下。

《钉钉本钉,在线求饶》在B站的播放情况

为此2月16日,钉钉在哔哩哔哩网站发布了一个名为《钉钉本钉,在线求饶》的视频,跪求5000万学生五星好评一次性付清。针对学生打差评一事,钉钉相关负责人回应南都记者,会听取学生朋友对产品性能提出的批评。

“总体上,这是一起网络娱乐事件,孩子们闹着玩乐一乐,一笑而过就行了。但凡事都要有度,不能捏造事实、恶意中伤钉钉的名誉权。”他说。

此次引发网络娱乐事件,一定程度上证明钉钉“出圈”走红了。张毅发现,网课大潮席卷下,新增互联网巨头办公软件身影是一个亮点。在他看来,它们之所以被看重,与过去积累的企业声誉、政府公关能力和平台支撑的能力有关。

“如果选中的在线教育平台,学生一上课软件就崩了,课程上到一半突然弹出不和谐广告,那还得了。”张毅告诉南都记者,疫情后,在线教育可以成为钉钉、企业微信等办公软件的一项业务,也可以作为一个流量入口。

4

风口到来,在线教育迎来行业春天?

“疫情来得如此凶猛、猝不及防,把我们计划全部打乱。”

一周前,国内最大的PHP培训学校——兄弟连的创办人李超发文称,因公司现金流问题,即日起兄弟连北京校区停止招生,同时遣散全部员工。至此,这家曾挂牌新三板,营业额过亿的线下培训机构正式宣告破产。

受疫情影响,线下教育培训机构正在经历停滞的“寒冬”,有从业者因此面临生死大考,倒在了转型的前夕。与之相对的是,线上教育则挺上风口,或迎来行业的春天。

2月13日,艾媒咨询发布的《2019-2020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》显示,在政策利好、消费升级和技术浪潮的共同推动下,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持续扩大,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增至4538亿元,用户规模将增至3.09亿人。

在张毅看来,此次直播教学将给在线教育带来利好,它打开了一扇很难打开的门。以往出于教育公平、中小学生减负等考虑,监管部门、学校和家长对K12(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,小学至高中,基础教育阶段简称)在线教育并不是那么大力推崇。但通过这次疫情,很多人对在线教育有了基本认知。

当用户的认知和使用习惯培育起来后,在线教育平台将积累和沉淀一批用户。“这是一种市场教育。”中国高校众创空间联盟的石锦澎告诉南都记者,此前有个初高中一对一在线辅导平台发展一般,但近期业务和数据都很漂亮。

南都记者注意到,在这次网课大潮中,各方角逐激烈。新东方、猿辅导、VIPKID、作业帮等在线教育企业应势推出免费课程服务,互联网巨头也凭借强大的技术和资源能力强势入局。

比如,阿里发起钉钉“在家上课”计划,覆盖5000万学生;腾讯依托腾讯智慧校园及企业微信搭建“空中课堂”,满足老师们“10秒极速开课”的需求;抖音、西瓜视频和今日头条联合50家教育机构邀请名校名师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免费上课服务;爱奇艺则携手学而思网校打造免费直播课名师团……

尽管目前在线教育看似火热,但行业整体格局变化并不明显。据石锦澎观察,大部分企业其实都还在应急,紧急扩容增加服务器,找老师上课充实内容,在线推广等等。

石锦澎认为,在线教育可能因为疫情迎来春天,但谈站上爆发式风口还为时过早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监管。

南都记者此前报道,在线教育行业竞争激烈,一些教育类App含性暗示和网游、助推孩子“氪金”、师资存疑等乱象也频发。为营造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,去年教育部等部门发布《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》等一系列监管政策。在政策的严监管及市场淘汰下,在线教育开始进入发展成熟期的大浪淘沙阶段。

“如果监管政策没有发生太大变化,行业格局很难打破。”石锦澎说。

5

天天主动去push用户学习,这太难了”

疫情之下,学校推迟开学取消线下课程,在线教育不受时空限制,共享优质资源等优势在此时凸显,行业也迎来蓬勃的景象。

艾媒咨询的上述报告指出,中国在线教育经过近十二年发展,已涌现出早幼教、K12教育、高等教育、素质教育、职业教育等在线教育细分领域。

“在线教育的‘蛋糕’虽大,但主要集中在应试教育。这次疫情估计会加快K12教育的发展,但我不认为就能大规模改变什么。”拥有5年在线教育创业经验的何东青告诉记者,教育行业或许是最难被互联网改造的,尤其地域属性较强的K12教育,其核心在于线下的学校。

石锦澎分析,教育不单是知识的传递,它很注重线下互动和环境场景对人的影响。目前的在线教育模式大多较为简单,老师以讲课的形式录制视频给学生听,这只能作为线下教育的补充。直播虽是面对面,但学生在心理上仍有隔阂。

“未来依靠5G、VR等技术或许可以实现沉浸式教育。不过就目前的技术看来,在线教育还是半调子。” 石锦澎告诉南都记者。

疫情结束后,这波网课浪潮是否会归于平淡?借此积累起来的用户能否留住? 两年前,何东青离开了在线教育行业。他说转型的一个原因是意识到知识付费的赛道其实很窄,因为除了应试教育学习外,其他类型的学习很难持续。

在他看来,互联网具有规模效应,相同的服务受众越来越多,成本就会越来越低,而且用户习惯养成后,不需要再重复获客。但教育有些不同——它是一项非标准化的服务,用户习惯难以持久。

“你天天主动去push用户学习,这太难了。”何东青说。

他认为对于在线教育企业而言,目前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趁着这次疫情推出工具,培养用户线上学习的习惯,并借此机会留住好老师和沉淀出内容。

“如果做不到,疫情结束后估计就是该干嘛干嘛了。就跟远程办公一样,我们最终还是会回到办公室去开会。”